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内容目录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

阮一峰

73个笔记

◆ 白领岗位的消亡

> 以后很多工作会由机器人去做,所以蓝领和白领的界限将来会逐步消失。当人们都在计算机边上的时候,你能说谁是白领、谁是蓝领吗?说不出来的,这个界限在逐渐消失,可能10年、20年以后就没有了。大家都在运用计算机操纵机器人。

> 人性化和人格魅力

> 创意

> 决策和领导力(即企业家能力)。

◆ 那些无用的人

> 人类社会存在了七万年,真正的大发展只是最近两三百年。但是,再过一千年,人类是否还会存在,已经很可疑了

> 保持就业竞争力所要求的那种“终身学习”,根本不是业余时间看看书、听听讲座的学习强度,而是远超这个,需要你全部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学到筋疲力尽的那种。你要求一个人离开学校以后,比在学校里面还要勤奋、还要努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怎么可能!

> 未来,人类可能会分化为两个主要的等级:一个全新的更先进的精英阶级,很聪明,很富有,有更好的基因和更长的寿命;还有一个全新的一无用处的无产阶级,他们将越来越穷地等待死亡,可能变成没有工作、没有目标、戴着VR头盔消磨时光的乌合之众。

◆ 为什么你可以不读大学

> 四年时间足以让一个人在任何领域成为资深业者,甚至专家。可是我们的大学生呢,经过本科四年,不要说领域专家,甚至能力强的学生都寥寥无几。我们的大学制度用了四年时间,培养出了大量一无所长的、迷茫困惑的、市场滞销的年轻人。

> 你要做的就是自主、跨界、终身学习”。

◆ 职业篇

> 市场上有很多书籍,教你怎么在雇用制度下生存下来(比如《职场×××秘籍》)。但是,我的这本书不是,我更多思考的是,怎样离开这个制度,还能够活得下去。

◆ 你的命运不是一头骡子

> 《黑客与画家》的作者Paul Graham做过一个非常好的概括。……(你)只是一个负责实现领导意志的技术工人,职责就是根据规格说明书写出代码,其实与一个挖水沟的工人是一样的,从这头挖到那头,仅此而已,从事的都是机械性的工作。

> 应该过一种有乐趣、有追求、自己做主的生活,而不能像骡子那样被推着走。

◆ 从日本70岁退休谈起……

> 这里有一个计算公式,如果你的所有钱都投资在证券上面,只要你一年的支出小于投资组合原始金额的4%,那么你就可以退休了

> 这被称为“百分之四”规则(Four Percent Rule)。它的依据是1926年至1976年的美国证券投资回报率,有人发现即使这段时间熊市居多,如果你每年取出原始投资金额的4%,一直要到33年以后才会把钱取光。要是碰到大牛市,就可以撑更久。如果这条规则正确,那么可以推算,如果你每年的总支出为4万人民币,而你现在的证券投资有100万,那么你就可以退休了。如果每年支出40万,那么证券投资需要1000万。这些钱能够支撑30多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现在也就是70多岁。事实上,有一项研究专门验证这项规则,结果发现它(在美国)成立的概率是94%。

◆ 45岁以后的人生

> 我估计,34岁之前晋升到中级,45岁之前晋升到高管,否则强制退休,会成为IT行业的惯例。随着其他行业正在日益变成“互联网 +”,这种做法还有向其他行业扩展的可能。

◆ 方法篇

> 垃圾一样扔掉。美国风险投资家Paul Graham一直鼓吹创业,他的观点对我影响很大。创业是艰难的,但是一份早九晚五的工作也是艰难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创业还艰难。你自己开公司,会因为很多事情担惊受怕,但是你不会感到虚度生命,而在一家大公司里打工,常常会有这种感觉。而且,创业可能会使得你挣来多得多的钱。眼下,我们觉得有一份工作是正常的生活模式,但是这是最不可靠的历史假象。现在所谓的工业化国家里,仅仅二三代人之前,大多数人都是靠务农为生。如果将来许许多多人改变谋生的方式,这也许会令人感到惊讶,但是如果没有发生这种改变,会令人感到更惊讶。

> 失败完全可以理解成积极进取的结果,只有生命力充沛的人,才可能会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味地恐惧失败,只会让自己畏首畏尾,丧失进取心。

> 遭受挫折,并不是坏事。因为,人生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极大值函数(由所有尝试中最成功的一次决定),而不是一个平均值函数。即使现在,我每天在生活中还是会遭到拒绝。朋友想安慰我,但是我却要告诉他: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我在不停尝试。如果你不是每天被人拒绝,那就说明你的人生目标不够远大。

> 丘吉尔说过:“所谓成功,就是不停地经历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

◆ 如何确定创业方向?

> 第一,创业的核心问题是你能为你的客户做什么。你的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有人需要你的产品,你就能活下去;越多的人需要,创业就越可能成功

> 第二,你要创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你跟别人生产一模一样的产品,就很难吸引顾客,你只能诉诸于低价。真正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创造了不一样的东西,苹果公司的口号就是Think Different(与众不同)。

> 第三,不要好高骛远。第一件事就是确保今天能生存下来,然后生存一个月,接下来一个季度,然后全年,然后担心来年的事情。

> 第四,你要注重细节,这是所有成功者的特质。许多成功的创业者,都对各自行业的技术和生意具有巨大的兴趣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往往都是沉浸在这个领域的细节之中的人。对于那些只想“捞一把”的人,细节看起来太琐碎了,很难令他们产生兴趣,或者感到兴奋

> 第五,如果你的公司不能产生利润,就不要去借钱。过去,太多的企业采用投资驱动的模式,借钱运作,赚取差价,比如那些杠杆收购。它们只有尽可能多地借钱,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这种方式最终必然会崩溃。

> 第六,你要保持热情。创业将是一次困难的历险,所以最好是你自己真的想去做它,但也不要头脑发热,冲动行事

> 简单说,选择或开发创业产品时,记得问自己三个问题。1. 它有用吗?(Is it useful?)2. 它易用吗?(Is it easy to use?)3. 它用起来令人愉悦吗?(Is it delightful to use?)

> 1.给谁用?2.他们用这个产品来解决什么问题?3.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有多重要?4.我们的方法是否足够简单方便?5.他们要付出的代价与所得是否匹配

> 第一步:谁来购买你的产品?为什么购买?市场有多大?第二步:客户愿意付多少钱购买你的产品?竞争对手是什么价格?第三步:客户在什么地方能买到你的产品?第四步:为了让客户买到你的产品,你要付出多少销售成本?第五步:你要生产出这些产品,能够负担的最高生产成本是多少?

> acebook的办公室就贴着下面的标语,作为行动准则,激励员工。它们都可以当作创业的行为准则。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快速行动,破除陈规。(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保持专注,持续发布。(Stay focused and keep shipping.)

◆ 不要在功能上竞争

> 正确的做法,就是不要在功能上竞争。如果你的产品的核心概念行不通,那就重新定位这个产品,而不是为它添加新功能。你必须牢记在心,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不要着眼于它的功能比别人多,而要着眼于它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定位。

> 如果市场上都是复杂的企业级工具,那就开发一个针对个人用户的简化版;如果市场上都是很正式的高端葡萄酒,那就开发一种便宜的、针对年轻人的、更休闲的酒精饮料;如果市场上都是提供长篇Blog服务的网站,那就开发一个很简单的、每次只能写140个字的网站;如果市场上都是技术性的、廉价的电子设备,那就开发人性化的、高价的电子设备。总之,你要做的不是添加功能,而是做一个市场定位不同的产品。

> 首先,你不太可能通过一个更多功能的新产品,战胜现有厂商。因为你开发出全面胜过别人的产品,需要很多时间;而且,等你开发出新功能,别人可能又做出了改进,或者复制了你的新功能。其次,比起新功能,消费者更容易为一个特殊定位的产品掏钱。所以,更好的策略是,开发一个简化的产品,突出某种不同的市场定位,争夺现有厂商的低端用户。这样的话,你不用开发一个全功能的产品,节省了时间,而且由于设计目标不同,更容易做出颠覆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 (1)你不是做一个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而是做一个“不同”的产品。(2)你只提供部分功能,但是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3)如果新产品的市场反响不好,增加新功能并不能解决问题。你应该重新定位你的产品,想想它能向消费者提供哪些不同的价值。(4)在产品设计和推广的每一个环节,都突出它的不同定位。

◆ 大坑和小铲子

> 更多的人只有一把小铲子,其他的都要靠自己。这种时候,你最好不要采用第二种策略,因为埋得浅的金子都被大铲子或者幸运儿挖走了,不会留给你的。事实上,你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一个方向不停地挖。当然这样做会比较辛苦,而且挖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找到金子。但是不管怎样,如果你没有中彩票头奖的运气,这是唯一可能奏效的方法。

> 你必须认识到,不是你一个人在找金子,是所有人都在找金子。那些容易找到的金子,几乎可以肯定,一定已经被别人捡走了。那些有高级设备的人,把埋得浅的金子,也挖得差不多了。这就是说,第二种策略实际上是无效的,就算你挖一千个小坑,也找不到金子

> 你唯一的策略,就是认定一个方向,坚持不懈往下挖,直到挖成。你很可能还是不会找到金子,但是在往下挖的过程中,你可能会

> 其他有用的矿物。而且,由于长期地在这个领域奋斗,你会对周围一切极其熟悉,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附近的人遇到各种问题,也会来找你征求意见。另一方面,风沙来临的时候,那些小坑都会被掩埋,只有你的大坑会留下来,成为地面上难以磨灭的印记。或者,随着时间流逝,那些小坑都会慢慢荒芜,野草覆盖,人们再也无从发现它们,只有你的大坑还能被后代的人们辨识出来。举例来说,古罗马都是石头建筑,建造起来非常困难和昂贵,可能一年只能造一幢,但是两千年过去了,很多建筑都留到了今天;古代中国都是木建筑或砖瓦建筑,建造起来比较容易和廉价,可能一年可以造几十幢,但是根本留存不下来,完整的唐朝和唐以前的建筑,现在完全找不到,就连许多清朝的房子,现在都腐烂得不像样子。最后,如果你想人生中留下一些东西,那么就挖一个大坑,人们会记得你。这就是你留下的痕迹。

◆ 富爸爸,穷爸爸

> 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雇佣制度,这种资本主义的核心制度,对劳工是非常不利的,根本没有前途。

> 我受过高等教育的爸爸总是鼓励我去一家大公司找个好工作。他的价值观是:“顺着公司的梯子,一步步往上爬。”他不知道,仅仅依赖雇主的工资,就永远只能是一头乖乖待挤的奶牛。

> 摆脱这种命运的方法,就是要有自己的事业。更重要的是,“你的事业围绕着的是你的资产,而不是你的收入。”也就是说,你关注的不是如何挣到收入,而是如何能有自己的资产。

> 真正的资产可以分为下列几类。(1)

> 需我到场就可以正常运作的业务。我拥有它们,但由别人经营和管理。如果我必须在那儿工作,那它就不是我的事业而是我的职业了。(2)股票。(3)债券。(4)共同基金。(5)产生收入的房地产。(6)票据(借据)。(7)专利权如音乐、手稿、专利。(8)任何其他有价值、可产生收入或可能增值并且有很好的流通市场的东西

◆ Dan计划:重新定义人生的10000个小时

> 他想证明“10000小时规则”背后的思想: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

> 成功的秘密,根本不是秘密,那就是不停地做。如果你真的努力了,你会发现自己比想象的要优秀得多。

◆ 软件工程师的职业建议

> 侯捷老师自认才能平庸,但很能坚持。他的这个个性在朋友之间是被称道的。虽然有时坚持并不代表一定成功,但只有坚持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年轻时尽量刻苦一些,使肉体承受最大的痛苦,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才能享受成果。有一句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侯捷先生更希望大家“撑一下海阔天空”,一试再试做不成,再试一下。

> 小伙子,千万不要当一个被人点菜的厨师,别人点什么,你就烧什么。不要接受那样一份工作,别人命令你该干什么,以及怎么干。你要去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肯定你对产品的想法,相信你的能力,放手让你去做。

> 单单实现一个产品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参与决定怎么实现。好的工程师并不仅仅服从命令,而且还给出反馈,帮助产品的拥有者改进它。

> 你要想通,这一切并不重要。有人提交了烂代码,网站下线了,又怎么样?工作并不是你的整个生活。它们不是真正的问题,只是工作上的问题。真正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工作以外。我回到家,家里人正在等我,这才重要啊。

◆ 案例篇

>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技术时代”,特征就是技术无处不在,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不再具有使用门槛,一个人就可以运作一家企业或一家媒体。以前创业是比技术、比功能,今后创业可能就是比特色、比个性。

> papi酱获得投资,本质上就是个性商品化、个性企业化。这样的事情,今后会越来越多。从更深层次来说,技术是冰冷和没有人性的,技术越是主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就越需要人性作为平衡和纠正。技术正在很多方面胜过人类,而人性作为一种竞争优势,因而就变得更明显了。

◆ 要聊天,先付费

> 年轻的程序员刚从学校毕业,横跨整个国家,搬到一个没有熟人的新地方,基本上出于孤独,他们只好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所以毫不奇怪地,那么多的程序员都非常渴望多一点人际交往,他们涌向在线社区,比如聊天

> 室、论坛、开源项目和网络游戏。

◆ 未来的娱乐业

> 一句话,娱乐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让消费者更多地参与进来。现在的电影模式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会被淘汰;VR游戏允许消费者全身心参与,这才是未来的方向,VR电影应该很快就会出现。

> 马云说,十年以后中国最大的两个产业,是健康产业(Health)和文娱产业(Happy),简称“双H产业”。前者让人民更健康,后者让人民更快乐

◆ 技术教育的兴起

> 我有一种悲观的预感。未来只有两种途径可以改变人生,一种是学习技术,另一种是购买彩票。

◆ 换头术

> 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死亡的原因是技术缺陷,而不是预料之中的事。死亡证明书的诊断结论,不会写死于老年,总是写着某种最终的近似原因——例如呼吸衰竭,或者心搏停止

> 美国发明家、《奇点临近》的作者、谷歌公司工程总监雷蒙德·库兹维尔(Raymond Kurzweil)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虽然我像别人一样热爱自己的身体,但是如果我能依靠硅基材料活上200岁,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肉体。

◆ 你的鞋都比你聪明

> 如果这一次孙正义依然正确,那么未来不仅仅是鞋子,你的住宅、汽车、手表、马桶等,所有可以装上芯片的东西都会比你聪明。孙正义说,他的钱都投资在三个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机器人——赌这个预言一定成真。

> 别再浪费时间研究哲学、冥想或精神分析,你应该系统性地收集自己的生物统计数据,允许算法为你分析这些数据,告诉你你是谁、该做些什么。

◆ 技术的边界

> 一架飞机即将起飞,里面坐的都是各大软件公司的老板。这时,机长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如果这架飞机的控制软件是你的公司写的,你还敢坐吗?除了一个人,其他人都表示不敢坐。唯一那位愿意继续留在飞机上的乘客,机长走到他的面前,钦佩地说:“看来您对自己公司的软件非常有信心。”那位老板摇摇头:“不是啦,我很清楚,如果你们用了我们的软件,这架飞机根本飞不起来。”

> 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我的反应是这不是笑话。一架民航客机有100多吨,就悬浮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机上乘客的性命完全取决于技术,我们其实真的是把生命托付给了软件公司。如今,我的这种想法更强烈了。它其实是一个隐喻,整个人类正坐在一架软件驾驶的飞机里面,只能祈祷软件运行永远不发生错误。一旦发生问题,人类就会坠机。

> 物理学告诉我们,要想让飞机在高空不掉下来,就必须高速前进,不能够失去速度。技术也是如此,为了让现有的技术更可靠,只有发展更先进的技术。人类已经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只能提速,无法减速。

>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一句名言:“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将因为无法承受其快速膨胀带来的能量,而崩溃于自身的规模。”我觉得,技术可能也是如此,高速发展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最终将把人类社会带到难以预测的脆弱状态。

◆ 技术决定历史

> ,大明王朝的灭亡原因也是经济。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明朝财政非常困难,根本无力抵抗各种入侵。在黄仁宇看来,明朝十六世纪的财税困境,在于低下的税收管理水平无法适应其极度复杂的税收结构,导致了财政系统全国范围内的混乱局面。而“奉行成例”的僵化思维又使任何有效的改革无法实行,从而使政府税收长期不足,公共行政能力十分低下,无法有效地行使政府职能,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 熟悉科技史以后,我看待历史的观点,再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现在认为,主导历史的因素,短期(一年到几年)是政治,中期(几年到几十年)是经济,长期(几十年到几百年)则是技术。

> 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感叹:现代科技已经让人类拥有了超过远古诸神的力量,我们的后代肯定将拥有神一样的创造力和毁灭力。我们并不知道眼前的道路会把我们引向何方,也不知道我们那些像神一般的后代会是什么样子。

> 一想到我的寿命只有几十年,我就感到特别难过。倒不是因为我害怕死亡,而是因为我将没有机会看到,未来一千年中各种新奇有趣的新技术。

◆ 卡辛斯基的警告

> 论工业社会及其未来》

> 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最终,“技术完全控制地球上的一切,人类自由基本上将不复存在,因为个人无法对抗用超级技术武装起来的大型组织。只有极少数人握有真正的权力,但甚至就连他们的自由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他们的行为也是受到管制的”。

> 对于那些找到工作的人,就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他们将需要越来、越来越驯服,因为他们将越来越像巨型有机体的细胞。他们的任务将越来越专门化,因而他们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将越来越脱离真实世界,仅集中于现实的一块小碎片。体系将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心理学或生物学手段来设计制造人类,使之驯顺,使之具有体系要求的能力。

> 一项新技术被引入社会时,将会引发一长串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之中的大部分是不可预见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新问题的速度,远比它解决旧问题的速度要快。技术已将人类带入了一条无法轻易逃脱的死胡同。

◆ 点评

推荐

打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