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此心

内容目录

此时此地此心

 专学第六

  学者出于心。心为身之主,耳目候于心。若心不在学,则听诵不闻,视简不见。如欲炼业,必先正心,而后理义入焉。

  夫两叶掩目,则冥默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叶作目蔽,珠为耳鲠,二关外拥,视听内隔,固其宜也。而离娄察秋毫之末,不闻雷霆之声,季子听清角之韵,不见嵩岱之形。视不关耳,而耳不见;听不关目,而目不闻者,何也?心溺秋毫,意入清角故也。

  是以心驻于目,必忘其耳,则听不闻;心驻于耳,必遗其目,则视不见也。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当弈之时,有吹笙过者,倾心听之,将围未围之际,问以弈道,则不知也。非弈道暴深,情有暂暗,笙猾之也。隶首,天下之善算也,当算之际,有鸣鸿过者,弯弧拟之,将发未发之间,问以三五,刚水知也。非三五难算,意有暴昧,鸿乱之也。弈秋之弈,隶首之算,穷微尽数,非有差也,然而心在笙鸿而弈败算挠者,是心不专一,游情外务也。瞽无目而耳不可以察,专于听也;聋无耳而目不可以闻,专于视也。以瞽聋之微,而听察聪视明审者,用心一也。

  夫蝉难取,而粘之知掇;卷耳易采,而不盈倾筐。是故学者必精勤专心以入于神。若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譬若聋者之歌,效人为之,无以自乐,虽出于口,则越散矣。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时间的尾巴,谁又能抓得住呢?
一周过去,看了看日记本记录的每日Done,似乎每天都挺忙的,但是每天的行为完全是由随心的,没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学习,不够持之以恒地对一个目标用力,有时候只是不停地在输入,在不停地记录,却很少停下来思考,停下来输出思考。死磕,死死盯着问题,脑子被问题包围,心外无物,这种状态似乎很久没体验了。说到底,肉体在尘世,心却一直在游离。有人说:“我从不做与梦想无关的事情。”不中断,只做与梦想有关的事情,生命思绪的体验才有了如河流般缓缓前行绵延,这种生命体验让人内心充沛。
这周看了《终极算法》一大半,对AI领域的各派有了一点了解。
在喜马拉雅平台听完了灯晓芒教授的《中西自由意志比较》,对自由意志,有了一点思考。
听了一大半中科院孟老师的《西方当代哲学》,大致明白了一些思潮,也明白了赵林教授为什么在《西方哲学史讲演录》中表示了对当代哲学的失望。
看了浙大老师的一部分《王杨明心学》视频,对知行合一,对致良知,对王阳明,更新了以前刻板的印象。
看了几集哈佛公开课《公平》,对道德,对功利主义思想,对自由主义思想有了些印象,自己对很多生活现象和问题搁置不议的行为看起来是一种逃避,对深刻、对本原、对真理缺乏追问,很多时候自己过的不过是一种很肤浅的生活。
在leetcode 和 HackRank以及牛客网上刷了一些题,不够多,要么思路很难想出来,要么很难将算法用程序写出来,自己还是很弱的,大部分精力应该放在这的。

周六看了一个巴菲特的纪录片,复利思想、专注、独立思考,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很多优点值得学习。有一个细节:当比尔盖茨的爸爸让自己的一家人以及作客的巴菲特写下自己最重要的品质时,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写下了“专注”。

以后每周花一个多小时,不看书,不接触任何通信设备,不接触任何人,跟自己才场对话,希望能借此除去心灵中种种噪声,让自己真正专注起来,高效起来。

打赏作者